close

     

    App的出現主要是由於賈伯斯所創立的蘋果公司首開先例對於自己的產品所成立的App store,透過無線網路或wifi免費或付費的方式讓消費者得以在網路 上取得自己需要的app。後來google為了競爭,也在自己的作業系統Android中開設了網路商店─「Play store及「Google play

   在app的商店中,不難發現最受歡迎的常常是社交方面的app,別與以往的人際溝通方式,透過文字、語音甚至是視訊,都可以經由這些app當作管道,無線網路當作管線,無時無刻連結不同時空中的朋友們。而社交app也不斷地依據消費者的需求,推出facebooklineapp,甚至達到可以與pc上的程式進行帳號式的連結,形成一種社交無距離的全新生活型態。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常常就是開啟手機生怕睡了一整夜,有些重要事情沒有follow到;同時每天睡覺前,必定將各類型社交app看過一遍又一遍才可安心地入眠。

  但我還記得我的童年,總是在戶外到處亂跑尋找樂子,因為家裡有電腦的同學寥寥可數,看到電腦總有一種新鮮感,大概到六歲才真正接觸到個人電腦,電腦確實陪我一起長大,從黑白到彩色、從鍵盤到滑鼠、從DOS程式到windows系統、從單機到撥接連上網、再從撥接連上網到wifi的普及。

  反觀現今的社會,智慧型手機、平板人手一台,低著頭就可以與整個世界形成網絡。甚至不難看到年紀約三、四歲的小孩戴著一副眼鏡喜孜孜地滑著智慧型手機,自行上網下載各種兒童遊戲的app,或者得心應手地打開youtube的app尋找自己喜歡的影片。

    在我們這一代的眼中看著資訊科技的日益進步,但是在這些後輩的眼中,也許完全沒有URL的概念,他們只知道拿起手機就會有一堆使用方便的app等待他們使用。

    這背後的原因是演進速度的差異。當 PC 演進到 1990 年代中期,型態開始穩定且被少數作業系統盤據,大家可以在大略相同的架構上去延伸出虛擬平台,並且讓軟體在虛擬平台上跨系統運行。瀏覽器就是這裡面最成功的案例,它透過網路去存取 HTML、CSS 與 JavaScript 等高階軟體,再透過自身的翻譯去確保底層的作業系統能夠幾乎一致的呈現結果。  ---擷取自match新聞網

但在 Mobile 的時代,由於硬體與作業系統的型態變化的太快、太分散,手機、平板、眼鏡、手錶、電視、汽車一個個的出現,將會讓上層的虛擬平台難以出現,再加上原生的 Apps 可以完全利用這些新硬體的優點,擁有的優勢也很難被虛擬平台超越。---擷取自match新聞網

  由於網路的普及與app的多類型,已經有外國公司發展出app透過網路連結不同品牌的家電,資訊科技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透過人們的需求,生產者發現商機,將會大筆的投入資金已達到雙方的需求,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我想在電影<鋼鐵人>中全自動化的高級住宅在我們生活上的實現將是短時間內可以達到的理想了

  所以很明顯我們可以透過現在的生活型態逐漸體會到資訊科技與我們生活的連結,由於app的崛起,為資訊工程系所賦予新氣象,有許多爆紅的app因為創意與概念,得以獲取相當龐大的利潤。而app就像是智慧型手機的命脈一樣,由於每天有推陳出新的app因此app逐漸佔據使用者越來越多的時間,而過去我們在pc系統上所使用的web也逐漸成為配角,這種情況只會日漸明顯,人們在mobile使用app的頻率將會大幅超越使用電腦的時間。換句話說,app真正成為主流,而 web 成為次要的大勢,其實已經發生,而且短期內將無法回頭。

參考資料: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97923

https://tw.news.yahoo.com/%E8%AA%BF%E6%9F%A5-3%E6%88%906%E7%AB%A5%E6%99%BA%E6%85%A7%E6%89%8B%E6%A9%9F%E6%BB%91%E4%B8%8D%E5%81%9C-063350171.html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bTech/24993298/article-%E6%99%BA%E6%85%A7%E7%94%9F%E6%B4%BB-App%E4%B8%B2%E9%80%A3%E6%89%80%E6%9C%89%E5%AE%B6%E9%9B%BB?instance=tcbu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z224488 的頭像
    oz224488

    oz224488的部落格

    oz2244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